神与华夏文化交集探究系列3:《道德经》和《圣经》中的“夷希微”

  • Updated
  • Posted in 博客
  • Tagged as
  • 1 min read

《道德经》的第14章出现了“夷希微”。 在我们学历史的时候经常出现“蛮夷“ ”夷人“ 。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夷人是指华夏血统不同的少数民族,是为了强调不是自己民族的外族,并不是什么贬义词。 在近代逐渐成为了一个贬低荒蛮未开化的非华夏民族的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希“和”微“经常出现,有”少,小“的意思。

那么2000多年记载的《道德经》中对这三个字是怎样理解的呢? 14章第1节是这样记载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摶之 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见而不晓得,叫做“夷”;听到而不明白,叫做“希”;摸索而不可得,叫做“微”。“夷希微”三者,不可思议,难究其竟,所以它们混而为一。接着又把这种抓不到上古之道的混沌状态称为“恍惚”。

在14章的最后,老子再次强调“执子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如果现在的人秉持上古之道,就可以把握当今万有,知道其由来始末,这便是大道的要领了。这也是《道德经》的核心内容之一,老子认为,在他那个时代,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彼此厮杀,主要是失去了天道。人们都处在不能参悟天道的混沌无知状态。他对孔子的仁道和恢复周礼的想法不以为然。他说:是因为大道废弃了,才兴起仁义。大道失落了,才强调德行。而所谓礼法,不过表明了忠信的浅薄缺乏,其实已经是祸乱的开始了。总结一句话,就是失去了天道,仁义之道或者礼节这些不过都是浅薄无用的。后来历史的发展也的确证明了,儒家以“人性本善”“施行仁道”的思想根本上缺乏实用性,最后经过董仲舒的改头换面才为汉家王朝重用。

在《圣经》这部让世人通过天道建立与神的合一关系的经书中,有没有出现“夷希微”的信息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明确找到了这样的经文,以赛亚书6:9-10 说到,百姓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百姓们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  单独看这段经文还不太能理解,那当这段预言性的经文成就在耶稣基督第一次来到选民以色列中的时候,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看到老子所说的“夷希微”的状态彻底出现在选民当中。在太13:10-15中,在耶稣用比喻讲了一场让众人一头雾水的道之后,懵懂的门徒问他为什么要用那么晦涩难懂的比喻去讲论天国。耶稣直接就引用了赛6:9-10 的内容。直接指出当时看似大发热心的以色列人其实是在读圣经却读不明白,听耶稣的讲道却听不明白,试图摸索真理却不可得的混沌状态中。实际上,摆在世代信仰上帝,怎么都不会怀疑自己属于神的以色列人面前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已经成为了”夷人“。也就是神眼中的外人。耶稣在太13:10-15所说的“你们”就是门徒们,而与你们相对的“他们”很明显的就是那些带着自我强烈的传统信仰观念,无法接受耶稣为基督,带着试探抓错的心来到耶稣面前的众多以色列人。“你们”“他们”明显的能看到“属于神的内部人“和”属于撒但的外人“这两个族群之间的对立关系。但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夷人“和”本国人“之分首先就是在当时刻苦研习圣经热心侍奉神的以色列人中出现的。

在马可福音4章10-12 节中大家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耶稣已经把能否明白用比喻所讲的天国奥秘当作区分神的选民和夷人的标准。 强调了对外人讲就用比喻,但对属于自己的门徒就把一切的道都讲给他们听。允许他们明白领悟。(可4:33-34)。

想想门徒们这些曾经是社会底层的平头百姓可以得到老子,孔子这些先贤都在苦苦摸索寻找的“天道”真的是极致极致的大幸。那么为什么耶稣偏偏找了这些人来告知教导天道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耶稣的门徒们心思单纯,因为能从心底中承认自己不明白的现实所以当他们能不耻下问。而当时大部分的以色列明明处在“夷希微”的黑暗状态中,却从内心中认为自己在旧约圣经上的造诣深厚,轻看耶稣,更无法接受耶稣破坏犹太教道统的行为和言语。这种灵上的骄傲阻挡了他们接受真理,最终为撒但利用,杀害了耶稣。

所以无论古今中外,上下6000年得道之人稀少且都是那些心思单纯如同孩子,如同璞玉,未经人为雕琢之人!